它是畫家最想留住的顏色

2025-07-08 11:27:44 閱讀量1288 字數1268

在騰沖的山林深處

有一種花

開得熱烈 開得奔放

它以烈焰般的紅艷

照亮了整個山谷

連天陰雨

給騰沖蒙上了一層

朦朧的灰調

這樣的時節(jié)

總讓人忍不住渴望

一些濃烈的色彩

今天

就讓我們跟隨

農民畫家麻永春的視角

一同走進那片紅

站在騰北邊陲高山秘境的懷抱里,抬頭看啊,那紅杜鵑,開得那叫一個烈,一個艷,能把人的心都照亮嘍!

紅杜鵑高的能頂到房檐,矮的也就齊腰。樹皮是灰撲撲的,粗糙而布滿裂紋,像是咱老農的手,上面都是日子刻出來的印。新抽出來的嫩枝兒上都裹著一層白絨絨的細毛,軟乎乎的。那細長條的葉子呢,厚實得像牛皮,在太陽底下油亮亮的。

等它的花季一到,花骨朵簇擁在一起競相綻放,像過節(jié)時咱傈僳族姑娘小伙圍著火塘跳舞。那花兒就像一個個精巧的小銅鐘掛在那兒,風一吹,輕輕晃悠,那聲兒是聽不見,可心里頭能聽見響!正是因為它紅得像火,開得熱鬧喜慶,所以咱山里人也管它叫“馬纓花”。

這寶貝花兒啊,不光咱云南漫山遍野有,廣西、四川、貴州、西藏那邊山里也能找著,連越南、泰國那些鄰邦的山頭也開。它就愛扎根在高高的山里,一千二到三千多米的地方,鉆林子、趴灌叢,哪兒涼快濕潤它就在哪兒長。同時它也筋骨硬扎,能耐旱耐瘠薄。

紅杜鵑在我們傈僳人心里頭,可不單單是朵花,還擔著人的念想。它就像火塘一樣,是熱乎勁兒,是喜慶!逢年過節(jié),看見它心里就敞亮。那紅啊,像血,像火,看著就讓人想起老輩子那股子沖勁兒,憋著一股子向上的力氣!跟我們寨子跳“大嘎”時腳底板踩出來的那份滾燙的歡樂是一模一樣的。

你瞧那花朵和葉片擠擠挨挨湊在一起,多像咱寨子里姑娘小伙過節(jié)穿的衣裳,紅配綠,又扎眼又歡騰。風一吹,花兒枝兒一起搖,再配上那邊坡上悠悠的三弦響,那熱鬧勁兒,像喜鵲在枝頭鬧春,整個山都活過來了。

我們寨子往北六里地,翻過大坡,有個地方叫“碩麥洼紫”,傈僳話就是“杜鵑花的山嶺”的意思。那地方山高路陡,可也正因著這樣,最野、最鮮亮的美景都藏那兒了。一到季節(jié),滿山的紅杜鵑能把山頭都染紅了!這地方,位置好得很:東邊景致好,分水嶺、一碗水、大竹壩都是好地方;西邊是地盤關,有邊地風情;南邊有烏龍壩茶園,如今搞得興旺,是致富的好路子;北邊是高高的雷打羊大坡,這地方海拔兩千六百多米,山形地勢怪,但卻是爬山露營,帶孩子認山認水的好去處!

我一個畫了大半輩子寨子、火塘、鄉(xiāng)親的農民,畫筆下最想留住的顏色,就是這紅杜鵑的紅。它是畫進我心里、刻在我骨頭上的顏色。它不只是朵花,它是咱山里人的精氣神,是咱綠水青山的魂。

你是否渴望親近這絢爛的紅杜鵑?是否想躺在星空下,聆聽山風的低語?是否想探尋傈僳族的古老傳說?那么,來這里就對了!

我們盼著喜歡這山山水水、喜歡邊地文化根脈的朋友們,能翻過大嶺子,來“碩麥洼紫”瞧瞧,看看這紅杜鵑映照下老百姓的好日子。來一趟,保管讓你把這大山的精氣神、火塘的熱乎勁兒,都帶回去!

人物介紹 PROFILE

麻永春

騰沖傈僳族農民畫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1993年開始從事農民畫創(chuàng)作,《三弦舞》《同心酒》《上刀桿》《繡》《歡度新春》等多幅作品在全國各類展覽中參展、獲獎。

來源:騰沖融媒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掃碼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