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塊有故事的石碑
多年來
與普洱這片土地一同經(jīng)歷風雨
今年迎來建成70周年
石碑背后的故事
再次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
這個故事被編成音樂劇展演↓↓↓
那年的西盟佤山,解放軍工作隊竟遭誤解被捆綁在人頭樁上。危急時刻,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的拉勐頭人及時趕回。從此,佤山有了“阿佤人和漢人是一家”的歃血為盟,有了“阿佤人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永遠跟著毛主席”的錚錚誓言,誕生了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2021年3月11日,音樂劇《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在昆明首演。
被拍成電影將于今年國慶上映↓↓↓
在民族團結誓詞碑立碑70周年之際,2月28日,大型民族史詩電影《誓言》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片在北京正式啟動。
被多位專家列為論題熱議↓↓↓
2021年1月,在民族團結誓詞碑立碑70周年之際,普洱學院專家學者共話民族團結誓詞碑重大意義及深刻內涵。
普洱學院歷史學教授趙澤洪:“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是普洱地區(qū)民族關系團結友好的象征。它是我國歷史上民族會盟和立碑明誓傳統(tǒng)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是普洱地區(qū)民族關系歷史的真實寫照。”
普洱學院教授左永平:“普洱盟誓,立碑昭示,宣告了一個民族平等、團結、和諧嶄新時代的到來。”
普洱學院教授薛敬梅:“‘民族團結盟誓’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實現(xiàn)了多重話語的同構,其突破族群邊界的“整合性”特點,使有著不同的信仰觀念的各民族通過共享一個儀式實踐實現(xiàn)了國家話語對地方話語的植入,使中國共產(chǎn)黨和新中國的國家形象深刻植入了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各族民眾的生活和情感世界?!?/span>
2021年3月5日,全國兩會召開,云南省代表團各民族代表滿懷信心走入人民大會堂。
還有人把這個故事講到了2021年全國兩會上↓↓↓
在滇全國政協(xié)委員何春說:“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民族團結教育應盡早抓,大力抓。因此,建議將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相關內容納入統(tǒng)編中小學生教材,通過發(fā)行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紀念郵票等形式,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鞏固民族團結成果?!?/span>
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
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今天聽云報君來講一講
1950年8月
黨中央、毛主席邀請
少數(shù)民族上層人士代表
到北京參加國慶一周年觀禮
召存信、拉勐、李保等
各民族的土司、頭人及隨員兼翻譯
組成了普洱區(qū)赴京國慶觀禮民族代表團
觀禮期間
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這次入京觀禮
使代表們開闊了眼界
加深了對祖國的認識
深感祖國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堅定跟共產(chǎn)黨走的決心
在北京期間
毛主席贈送給佤族頭人拉勐
一支手槍、衣物以及其它禮品
回到普洱專區(qū)(今寧洱縣)
拉勐參加了
普洱地區(qū)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
會上討論了
建民族團結誓詞碑的相關事宜
并采納了西盟代表李保的建議
決定按照佤族的風俗習慣
舉行剽牛儀式
并由拉勐?lián)呜馀J?/span>
普洱區(qū)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全體代表留影(寧洱縣檔案館館藏)
1951年元旦
普洱縣城附近村寨
各族兄弟姐妹數(shù)千人
匯聚到普洱紅場
舉行盛大的剽牛儀式
張鈞在盟誓大會上講話
據(jù)說拉勐十五六歲時
就是個出色的獵手了
40歲左右
他處理部落中的大小事務
逐步樹立了威信
在部落里有重大祭祀的時候
剽牛的事
幾乎都由他來完成
但這一天
他的心情
依然是興奮也帶些忐忑的
剽牛儀式開始后
拉勐站起來
扶了扶包頭
手持鏢槍
腰間掛著酒葫蘆
踏著铓鑼聲
昂著頭向場中央走去
1951年1月剽牛盟誓(普洱市檔案館館藏)
他舉起鏢槍猛烈向牛刺去
拔出鏢槍來
只見一股洶涌的血噴出
牛搖晃著身子
前腳一跪倒下去了
拉勐剽牛成功了
霎時間臺上臺下一片歡騰
代表們喝過雞血酒后
一起舉起了右手
大家共同宣誓——
我們26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qū)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
而這段莊嚴的宣誓詞,也成了“民族團結誓詞碑”上的碑文。
文下的簽名是傣族、拉祜族、基諾族、哈尼族、回族、僳僳族、佤族、漢族、白族等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48人,最后落款是:普洱區(qū)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
今天
“民族團結誓詞碑”立在了
云南省普洱市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普洱民族團結園內
2006年6月
被國務院公布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團結一家親,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強調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習近平談民族團結
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指出——
“我們堅持準確把握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堅定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做到統(tǒng)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qū)域因素相結合;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加快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發(fā)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堅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堅持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使黨的民族政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堅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發(fā)展的體制機制。”
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習近平等向受表彰的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代表頒獎。
“堅持黨的領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fā)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強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學習以及民族團結教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民族地區(qū)調研,同各族群眾面對面交流,強調要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基礎性事業(yè)抓緊抓好。
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來到云南省騰沖市清水鄉(xiāng)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鄉(xiāng)親們,走進村民家中了解脫貧攻堅情況,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2020年1月19日,正在云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騰沖市清水鄉(xiāng)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共話佤寨人民幸福生活。司莫拉,佤語意為“幸福的地方”。習近平說,在大家努力下,你們這里已經(jīng)實現(xiàn)脫貧并正向新的發(fā)展目標努力邁進,可喜可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要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進一步解決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發(fā)展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振興鄉(xiāng)村經(jīng)濟,不斷增加收入、改善民生,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在昆明親切會見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
2015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傍晚在駐地賓館親切會見了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
習近平對大家說:“我今天特別高興,能夠在這里同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代表們見面。獨龍族這個名字是周總理起的,雖然只有6900多人,人口不多,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驕傲地、有尊嚴地生活著,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同各民族人民一起努力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斗?!彼又硎荆骸澳銈兩钤谶吘车貐^(qū)、高山地帶,又是貧困地區(qū),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生活在原始狀態(tài)里。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關心下,獨龍族從原始社會邁入社會主義,實現(xiàn)了第一次跨越。新世紀以來,我們又有了第二次跨越:同各族人民共同邁向小康。這個過程中,黨和政府、全國各族人民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幫助獨龍族?!?/span>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在昆明親切會見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
總書記指出,獨龍族和其他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滄桑巨變,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前面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揮我國制度的優(yōu)越性,繼續(xù)把工作做好、事情辦好。全面實現(xiàn)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020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調研。
2020年6月8日至10日在寧夏考察時強調:“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4年5月29日,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15赴內蒙古自治區(qū)考察調研。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強調:“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認真總結民族區(qū)域自治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促進民族團結融合,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span>
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強調:“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基礎性事業(yè)抓緊抓好。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span>
201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qū)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這是9月30日下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代表們。
各民族一起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5年9月30日,習近平在接見基層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敝醒脒@么重視民族工作,這么重視脫貧工作,就是要更好維護民族地區(qū)團結穩(wěn)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當日下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體代表合影留念。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
中國的發(fā)展成就是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努力的結果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交融的融洽民族關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特別是近代以后,在外來侵略寇急禍重的嚴峻形勢下,我國各族人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英勇奮斗,浴血奮戰(zhàn),打敗了一切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捍衛(wèi)了民族獨立和自由,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wèi)祖國、抵御外侮的壯麗史詩。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fā)展成就,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
習近平談黨的領導
“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边@句刻在民族團結誓詞碑上的誓詞,道出了民族團結的核心,堅持黨的領導,也是民族團結的前提。
2014年2月17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2014年2月17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我們說的依法治國,黨的十五大早就明確了,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我們講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不是要否定和放棄黨的領導,而是強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我國憲法是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span>
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
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上強調:“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地位。在當今中國,沒有大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是執(zhí)政黨,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根本點,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span>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出席大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span>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chǎn)黨是國家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全國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萬眾一心向前進?!?/span>
沒有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
2018年6月29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發(fā)表重要講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沒有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歷史和人民把我們黨推到了這樣的位置,我們就要以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承擔起應該承擔的政治責任。”
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2019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tǒng)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次全會強調,‘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這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最可寶貴的經(jīng)驗。我們推進各方面制度建設、推動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加強和改進各方面工作,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自覺貫徹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根本要求?!?/span>
70年來
民族團結誓詞碑屹立在寧洱縣
見證著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
也見證著普洱各民族
風雨同舟、團結奮進的歷程
如今
民族團結進步的不悔誓言
已融入普洱各族兒女的血脈
各民族同胞同心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攜手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
樹高千尺有根
水流萬里有源
今天
56個民族
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團結和睦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
共同奮斗
讓中國發(fā)展的巨輪行穩(wěn)致遠
來源 :云報客戶端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