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科書房的一角,有一間放置著眾多傳統(tǒng)樂器的工坊——宋氏華林古樂坊。宋華林靜坐在其中,專注地擺弄著塤、古琴、古箏等樂器,古城的喧囂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屏障阻隔在外,他的世界里,唯有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宋華林自幼便喜歡傳統(tǒng)樂器和傳統(tǒng)音樂,2010年,他去到北京,跟隨師父潛心學習。2023年,一次麗江之旅,讓他與麗江結下了不解之緣,帶著自己的樂器和制作技藝留在了麗江。
宋華林在樂坊制作樂器 (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
宋華林說,他很喜歡麗江宜人的氣候和淳樸的民風。生活在麗江的短短幾年里,他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游客和市民對傳統(tǒng)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少人前來學習演奏和制作技藝??吹皆涻r為人知的傳統(tǒng)樂器和音樂逐漸被大眾所認識和喜愛,宋華林更加堅定了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音樂的信心。為了讓更多人領略傳統(tǒng)樂器之美,他經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教學視頻,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傳統(tǒng)音樂的種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
手工制作的樂器塤(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
古樂器的制作依賴純手工,非工業(yè)可取代,只有用心一點點打磨才能賦予傳統(tǒng)樂器獨特韻味。制作樂器的過程中,制作者會將彼時的心情和態(tài)度融入其中,賦予樂器溫度與靈氣,使其擁有獨一無二的“性格”。有時候,宋華林在制作樂器時也會陷入鉆牛角尖的困境而心煩意亂,每每這時他會選擇停下來,給自己幾天時間調整狀態(tài)。
樂坊內的古琴與古箏(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
采訪中偶遇前來向宋老師學習的音樂愛好者雅雅,她興奮地說:“我跟宋老師學習好幾個月了,現(xiàn)在還帶了兩位朋友一起過來。學習古樂器讓我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寧靜的天地,它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睂W習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旅程,從最初接觸傳統(tǒng)樂器到現(xiàn)在的十多年里,宋華林雖然也遇到過無數(shù)困惑和挑戰(zhàn),但他選擇不斷嘗試來突破自我。他說,音樂和樂器是他一生的摯愛,未來將繼續(xù)深耕這片領域,讓傳統(tǒng)音樂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宋華林與前來學習古琴的古樂愛好者雅雅(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
播出頻率:FM97.7麗江旅游交通廣播
播出時間:每天10:00、16:00、21:00
采編/左林玨
責編/楊四見
終審/和紅軍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