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人來這里參觀,就是想通過這些珍貴的實物和資料,深入了解長征的歷史,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月6日,在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參觀的游客李四杰說。
游人在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參觀。 (記者 趙慶祖 攝)
連日來,麗江各級基層黨組織和游人到石鼓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開展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等活動,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不斷涌動著“紅色熱潮”。
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石鼓紅軍長征紀念碑)位于玉龍縣石鼓鎮(zhèn),這里還有長江第一灣、石鼓碣、鐵虹橋、紅軍渡江紀念碑、柳林等景觀,是麗江著名的旅游景區(qū)。
“自建館以來,不少老一輩革命家、紅軍后代,以及全國各地的游客和當?shù)厝罕娂娂娗皝韰⒂^瞻仰,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奔t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負責人張學文介紹,紀念館每年平均接待游客近14萬人次。截至目前,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已接待參觀考察人員167.3萬人次,成為麗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
近年來,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切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軟硬件建設,努力做到內(nèi)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讓觀眾在飽覽秀麗自然風光的同時,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澳壳埃t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已逐步形成重走長征路、參觀新農(nóng)村示范點、‘吃紅軍飯’、聽納西古樂、體驗非遺項目的旅游路線。下一步,我們將在提升和豐富展覽、提高對觀眾服務質(zhì)量、加強館舍建設、增加講解隊伍、加大對外交流和干部教育現(xiàn)場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為建設美麗家鄉(xiāng)作出貢獻?!睆垖W文說。
“紅軍長征過麗江,是長征史上的光輝詩篇,也是長征精神在麗江傳播的光輝篇章。”張學文說,1983年,金沙江石鼓渡口被列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蕭克將軍視察石鼓時,為五個渡口標志碑題字。1999年,增建“金沙水暖”紅軍渡江雕像,反映了當年紅軍戰(zhàn)士和當?shù)乩相l(xiāng)在渡江后深情告別的場景,再現(xiàn)了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情。目前,該景點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訓現(xiàn)場教學基地。
記者:趙慶祖
責編:和麗輝
APP編輯:吳星
終審:羅坪江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nèi)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